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,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高达10%左右。
据调查HBsAg及HBeAg双阳性的母亲,其婴儿的感染率高达88.1%,HBsAg单阳性母亲子女感染率为38%。 大多数婴儿是在分娩过程中吸入母血、羊水或阴道分泌物受到感染。婴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,80%~90%会成为慢性携带者。因此,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非常重要。 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呢? 早在70~80年代,经济发达国家就已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(HBIG)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染。如日本厚生省自1986年实施“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”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,取得了很大成果,使人群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为减少。我国自80年代起,临床上已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,为乙肝母亲生育解决了后顾之忧。 根据1990年北京市卫生防疫站的报道,对这种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HBIG(生后立即及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,每支≥200IU)及3次乙肝疫苗(每次20微克,生后2、3、8月各注射一次)的方案,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97.13%;而单用乙肝疫苗,对新生儿的保护率仅为86.65%。 如果怀孕的母亲在妊娠后3个月,每月注射一支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,再对新生儿如上述方案免疫,对新生儿的保护率更高。 |
手机版|Archiver|中国母婴网 ( 苏ICP备11084595号-1 )
GMT+8, 2025-5-1 18:07 , Processed in 0.024768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
© 2001-2015 Comsenz Inc.